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学校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获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文化厅),创办学术期刊《城市文化评论》,现有研究人员15人,外聘专家学者8人。
学校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化实践,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结合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民俗学等理论方法大力开展城市文化专题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其中与国外院校合作课题8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4项,其他各类立项50余项,近几年年均科研经费200万元以上。中心定期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学术研讨会,包括定期与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双三角都市文化论坛”,加强学术互动,提高研究水平。
《城市文化评论》是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城市文化理论与批评的学术集刊,每年出两卷,现共出版16卷。本刊出版不久,即被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专家刘士林评论“为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阵地”(见《学术界》2007年1期)。其中有2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等全文转载,第14卷尝试同时刊出中英文两种版本,其英文版为《CRITICAL THEORY》杂志专刊,出版地英国,获得国家“文化走出去”出版基金专项资助,在学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打造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也是东莞理工学院加强地方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需要文理渗透适度发展新文科的有力抓手。
与东莞市人民政府方志办合作开展东莞市1765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实地核查,撰写《全粤村情•东莞市卷》六卷近700万字,初步建成全粤村情东莞自然村落数据资源库。
《城市文化评论》是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城市文化理论与批评的学术集刊,每年出两卷,现共出版16卷。
2016-2020年持续和东莞文广新局合作,承担2019年东莞市镇(街)公共文化评估报告工作,横向课题合作再创新高。
中心注重城市非遗的传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每年邀请大朗巷头木偶剧团等多个非遗团队与个人进行展演、讲座和沙龙等活动。